資料收集階段
用戶連結銀行帳戶和信用卡後,系統會自動抓取近三個月的交易紀錄。我們不儲存你的銀行密碼,只透過開放銀行API讀取資料。
2018年冬天,羅東一間小辦公室裡,三個人盯著滿桌的帳單和Excel表格。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,這個困擾會變成一個解決方案。七年過去了,我們幫助超過1200個家庭和中小企業重新掌握他們的預算。
創辦人林建宏在擔任會計師期間,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:很多客戶明明收入穩定,卻總說錢不夠用。問題不在賺多少,而在於看不清錢去了哪裡。
當時市面上的記帳軟體要嘛太複雜,要嘛只能記錄單一帳戶。如果你有三張信用卡、兩個銀行戶頭、還投資了基金,那就得同時打開五個APP。所以我們做了一個決定:把所有財務資訊整合在一個地方,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。
2019年5月,techenergysmartconnect正式上線。第一個版本其實很陽春,但有個核心功能到現在還在用:即時預算追蹤儀表板。你一眼就能看出本月哪個類別超支了。
所有費用和計算邏輯都公開說明。我們不喜歡藏在條款裡的隱藏成本,所以自己也絕不這麼做。你永遠知道錢怎麼算的。
我們的客服團隊就在宜蘭羅東。不是機器人回覆,不是外包到其他國家。你打電話來,對方知道台灣的報稅規則和金融環境。
每季我們會邀請20位用戶來辦公室聊天,問他們哪裡不順手。2024年新增的「家庭共享帳本」功能,就是這樣來的。
整合預算聽起來很技術性,但其實是一連串細心的步驟。我們從2019年開始摸索,到現在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流程。
用戶連結銀行帳戶和信用卡後,系統會自動抓取近三個月的交易紀錄。我們不儲存你的銀行密碼,只透過開放銀行API讀取資料。
系統會自動把支出歸類到食衣住行育樂等類別。準確率大約85%,剩下的需要你手動調整一次。之後系統就記住了。
根據你過去三個月的消費模式,我們會提供一個基準預算。不是強制的,只是一個參考起點。大部分用戶會在這個基礎上微調。
每天早上8點,系統會發送前一天的支出摘要。如果某個類別接近預算上限,你會提前收到提醒。不是要限制你花錢,而是讓你心裡有數。
創辦人兼技術總監
會計背景出身,2015年取得CPA執照後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待了三年。離職的原因很簡單:我發現自己花80%的時間在處理重複性的數據整理工作,只有20%在真正幫客戶解決問題。
創立techenergysmartconnect後,我把這個比例反過來了。現在我們的系統自動處理那些繁瑣的事,我和團隊可以專注在更有價值的財務規劃建議上。週末你可能會在羅東夜市看到我,因為那是我最喜歡的放鬆方式。